高位部署不缺位
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高永斌多次主持召開“夏季行動”推進會,要求全警配合加強整體防控,推進社會面治安防控“四個一”體系建設,帶隊深入酒店、夜市、公園等地督導檢查。副局長楊曉紅召集研究“夏季行動”社會面巡防工作升溫、聚焦、提效具體措施,治安大隊長雷永鋒召集治安三組成員研究加強行動推進工作,要求將巡防管控作為主線之一深入推進,組織建立完善巡防機制,組織建立“每周例會、每周一報”機制,每周統計分析研究部署巡防工作,解決存在問題。
協同作戰會補位
建立各警種部門與情指行一體化平臺捆綁作戰工作機制,融合指揮調度和勤務管理,常態化開展勤務指導、督導檢查、測試拉動,加強警情分析研判,及時處置重點人員預警和突出警情,合成化、扁平化指揮調度街面巡邏力量。嚴格落實“常態巡邏、聞令快處”勤務,接指揮中心指令后快反快處,開展先期處置,視情增援。對情指行一體化平臺分析警情、人員流動等規律,科學規劃巡區巡線。同時會同合成作戰等技術部門綜合常態巡邏,對夜間活躍重點部位加大管控、分析,向各巡邏點位推送重點風險區域、部位,指導督導當日巡防隊科學精準布警,提高巡防警力與社會面風險的“隨機碰撞率”。
亮燈夜巡不松懈
在省、市公安機關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統一行動的基礎上,再視情疊加縣級集中統一行動,全面排查分析尋釁滋事、打架斗毆、故意傷害等夜間案件易發部位時段,針對性部署警力,深入夜市、公園、美食街、燒烤店等夜間營業重點部位和公共娛樂服務場所、流動人口落腳點,通過定點駐守、巡區巡線、隨機抽查等方式,加強對可疑人員的盤查,通過移動警務終端比對管控。提升省際公安檢查站和市、縣際治安卡點勤務等級,加強對夜間過站過點“人、車、物”安全檢查,及時查控在逃人員、涉毒人員、被盜車輛、民爆物品、管制器具等違禁物品。夜巡期間,由指揮中心聯合警務督察每晚開展不少于兩次的線上指揮調度和線下巡查,落實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三見”工作,強化街面震懾力。
創新機制不脫節
根據夏季、夜間治安形勢,深度分析警情、人流密度、重點部位等數據,由治安大隊牽頭在城區探索建立 “1、3、5分鐘同心圓”快速反應圈,即縣域中心位置為圓心,向周邊輻射半徑覆蓋全域的三個同心圓警情區域,將同心圓內劃分為六個扇形,由城區兩所各管轄三個扇形區域,打破原有的“五五射線式”劃分轄區的格局,接近圓心的第一圈實現“1分鐘自救、第二圈3分鐘互救,第三圈5分鐘增援”,以此均勻警情數量及巡區巡線,確保警情處置100%快速、100%精準。同時按照先前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劃分標準,指導農村派出所依托群防群治力量組建最小應急單元,實現“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增援”,提升先期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