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錄:馬怡雯)在渭南市合陽縣洽川鎮,群山環抱、泉水流淌。37歲的洽川派出所所長身著藍色警服,帶領著民、輔警與身穿紅馬甲的“洽力共建”群防群治隊員正在對轄區水域、旅游景點等開展巡邏防控工作,從嚴從實從細節抓好當前防風險、護穩定各項措施落實。
這是黃河流域生態警務室的一幕日常工作寫照。洽川地處黃河沿岸,擁有黃河流域最大的溫泉湖泊型濕地和國家級AAAA處女泉景區。這里動植物種類豐富,不僅近百種珍禽水鳥在這里生長繁殖,還有國家級保護動物。
合陽縣公安局洽川派出所把公安工作與生態保護工作相結合,利用公安優勢和特色,厚植保護理念、打擊違法犯罪、救助野生動物……洽川大地上,亂伐亂排、違法捕獵、盜挖植被、違規采礦等違法犯罪行為顯著減少,群眾保護生態、共建共享、自覺監督的意識大幅提升。
洽川派出所依托渭南市首家黃河流域生態警務室,結合地域實際,不斷強化高標定位、部門協同、宣傳引導,高質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警務工作。生態警務室充分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積極向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部門發出合作邀請,主動加強與檢法機關的溝通協調,共同探索構建生態警務共同體,積極構建多警協同、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組建“警格+網格”的生態聯防工作模式,形成警長帶領,村委、網格員、“洽力共建”群防群治力量等為骨干的生態警務聯防隊伍,靈活運用提前介入、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機制,切實筑牢生態“防火墻”。依托“雪亮工程”設置監控點,實現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并配備無人機、巡邏艇,探索構建“人-車-網”立體化網格化巡邏防控工作機制。今年已組織會商研判3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28次,雙向移交案件線索10余條。
近年來,依托“生態警務室”,保護區域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不斷增加。5000平米濕地的生態資源顯著恢復,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進而促進洽川經濟發展,讓轄區群眾切身體會到生態改善帶來的諸多好處,生態共建共享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持續激發生態保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