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正維護法治 用忠誠譜寫華章
——華陰市人民檢察院2017年亮點工作回眸
2017年,在市委、渭南市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和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華陰市人民檢察院用鐵肩承載正義,用實干贏得榮譽,在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建設過硬隊伍中始終走在前列,為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支撐。
亮點一:提出“六個一”檢察工作新目標。
2017年,市檢察院新一屆黨組經過深入研判,提出了“圍繞一條主線,追趕超越;樹立一種理念,文化理念;提升一種意識,創新意識;規范一種行為,執法行為;創建一種機制,管理機制;達到一個目標,樹立檢察良好形象”的“六個一”工作新目標。通過“抓學習,在提升素能上做文章;抓工作,在創新亮點上求突破;抓管理,在規范務實上求實效;抓典型,在方向引領上樹標桿;抓廉潔,在紀律作風上嚴要求”的“五抓”為舉措,全面推進了檢察工作追趕超越。
亮點二:服務中心保障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立足市情,制定并出臺了《優化法治環境服務經濟發展十項承諾》,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嚴重暴力等犯罪,重點打擊“兩搶一盜” 危險駕駛等涉及群眾財產、人身安全的刑事犯罪,突出打擊強攬工程、暴力阻工等嚴重危害經濟安全犯罪,依法批準逮捕60件117人,提起公訴72件115人,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亮點三:構建“兩法”銜接大數據信息化監督新機制。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大數據網絡信息共享平臺今年正式啟動。通過對23家行政執法單位定期網上查詢,現場檢查,及時掌握和監控案件移送、受理、立案情況及工作進展情況,實現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無縫對接,形成了涵蓋華陰全市所有行政執法單位的工作“兩法”銜接新格局,創新經驗被省、市檢察院充分認可并轉發推廣。通過網上監督,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8件,公安機關立辦刑事案件1件,為全市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亮點四:著力推進預防職務犯罪轉型升級。協助市委成功召開全市預防職務犯罪千人大會并成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指導委員會。建立的社會化預防職務犯罪新模式,先后被《法制日報》、《陜西日報》等40余家中省媒體專題報道。同時,以狠抓源頭預防為重點,堵塞制度機制漏洞為根本,先后開展專題預防調查3次,完成40余個單位兩輪次專項預防巡查,舉辦大型警示教育專題講座9次,查詢行賄犯罪檔案1519次,定期向全市2000余名黨政干部手機推送華陰檢察、華陰預防“手機報”15期,受到干部群眾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亮點五:探索刑事速裁程序辦案新模式。積極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新要求,由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我市首例適用刑事速裁程序審理的王某危險駕駛案,通過辦案2日,庭審用時僅6分鐘市人民法院當庭宣判。通過探索簡案快辦、繁案精辦、繁簡分流的刑事速裁程序機制,實現了辦案質效雙提高。
亮點六:延伸偵查監督新“觸角”。今年,市檢察院創造性在市公安局西岳派出所、桃下派出所設立駐所檢察室,將公檢兩家對刑事執法活動監督進行有效統籌,進一步整合了訴訟資源,辦案質量、辦案效率顯著提升,實現了檢力下沉,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法律監督的新期待。
亮點七:構建未成年人保護新平臺。以打擊校園暴力為重點,制定了未成年人案件附條件不起訴等制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先后任命23名業務骨干為校園法制輔導員,集中開展“法制進校園”專題活動,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自我防范能力。同時,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與學生家庭開展互動,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廣泛好評。
亮點八:加大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強化監外犯監督考察,建立并完善公、檢、法、司一體化社區矯正監督管理機制,實現矯正對象零脫管漏管。深化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辦理的余某交通肇事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經驗,經省檢察院作為2017年度全國檢察機關羈押必要性審查精品案件上報至最高人民檢察院參加評選。
亮點九:大力推進學習型檢察院建設。通過舉辦主題演講賽、知識競賽等全方位活動,開展“優秀辦案能手”、“執法愛民模范”等評選活動,檢察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大力加強檢察核心文化體系建設,當前融中華民族傳承文化、山水華陰地域特色、檢察工作監督職能優秀元素為一體,符合華陰檢察實際的文化建設發展規劃正在實施當中。
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新征程更要有新作為。2018年,市檢察院決心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緊緊圍繞市域中心工作和檢察中心工作,卯足干勁,乘勢而上,與發展大局同頻共振,為人民福祉砥礪奮進,奏興檢為民最美旋律,奮力譜寫新時代華陰檢察美麗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