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綜合履職人才機制。檢察機關要持續建好建強高素質專業化未成年人檢察隊伍,夯實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基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完善選任機制。考慮到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等部門法,未成年人檢察人員需具備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方面知識,應在科學總結未成年人檢察辦案工作規律、明確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素能標準的基礎上,精準選任未檢干警,同步建立、調整未檢人才庫。二是完善培育機制。實踐中,可以采取理論培訓與實踐歷練相結合的方式,雙輪驅動專業能力精進;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實施按需培訓,精準補足知識體系短板;采取跨部門、跨層級交流鍛煉等方式,讓未檢干警多部門、多崗位歷練,打破專業壁壘,積累綜合履職辦案經驗。三是完善調配機制。針對基層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專門化建設需求,探索建立辦案力量跨區域統籌使用、辦案組織動態調整機制,實現案件辦理需求與未檢資源的動態平衡。
優化綜合履職管理機制。要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履職基本價值追求,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綜合履職全過程管理。前端,強化“多向收集”“深度挖掘”,構建內外協同線索發現機制:對外,深化人大監督、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與檢察監督的融合貫通,加強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的溝通協作,深化行刑銜接,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實現線索移送常態化、規范化;對內,建立內部溝通協作機制,構建線索互送、信息互通工作格局,特別注重從檢察信訪、案件評查、反向審視等工作中深挖監督線索。加強線索的集中管理與分析研判,有效提升線索成案率。中端,強化“一案多查”“多案聯查”,緊盯審查目標,統籌落實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責任;創新審查方式,建立未成年人檢察人員與“四大檢察”部門業務骨干合力辦案機制,必要時采取跨部門檢察官聯席會議方式,做實涉未成年人案件同步聯查,真正落實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后端,強化“多維治理”“有效治理”,做好案件辦理“后半篇文章”,同步做實“四方工作”: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身體康復、心理疏導、生活安置、復學就業等綜合救助;對涉罪未成年人實施精準幫教;對監護失職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對行政機關、社會組織開展履職監督,推動其依法履職、全面履職、有效履職。
優化綜合履職運行機制。要立足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實際和特點,優化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運行機制。一是加強調查研究,聚焦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理論與實務研究;適時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與檢察業務骨干共同探討,聚“智”借“力”,推動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工作創新發展;采取理論與實務專家聯合申報課題、相互派員授課交流等方式,推動理論與實務研究相向而行,相融互促,更好解決現實問題。二是拓展履職方式,立足案件反映出的治理需求,堅持以改革精神推動在實踐基礎上的創新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實踐,促推各種履職方式從“物理整合”走向“化學融合”,力爭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如陜西省渭南市檢察機關針對多起案件反映出的涉案未成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情況,在學校派設“法治+心理”副校長,創設“雙導師”協同育人機制,更好落實“預防就是保護”。三是健全社會支持體系。檢察機關應會同共青團、婦聯、民政、關工委等單位,在《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規范》國家標準下,因地制宜制定實施細則,規范司法社會工作組織及司法社工參與司法轉介的行為準則、權利義務、工作程序、評價標準、履職待遇等相關問題,推動司法社會工作組織規范化運行,更好支持未成年人檢察辦案實現更好成效。
優化綜合履職數字支撐機制。數字檢察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綜合履職提供了極具實踐價值的方法支持,建議檢察機關可以借力而為,深化與其他政法部門的溝通聯系,統一涉未成年人案件移送標準,加強對涉未成年人案件全鏈條、數字化、閉環式監督,以“云端辦案”促推涉未成年人檢察綜合履職質效提升。檢察機關還要認真研究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特點規律,準確提取相關數據源及法律監督點,深化辦案數據對比分析,針對規律性、共性問題等特征要素,探索研發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輔助辦案。如陜西省渭南市檢察機關結合辦案實際研發“控輟保學全流程融合監督模型”,推動“隱性輟學”現象得到有效治理,有力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受教育權。此外,檢察機關要積極與各職能部門溝通,促其依法向檢察機關開放相關數據,聯通相關信息,由此搭建集線索發現、案件辦理、訴訟監督、精準幫教、司法救助、犯罪預防等功能于一體的未成年人檢察數字化綜合平臺,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一體履行監督、訴訟、治理三項職責,持續深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