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 ..
· 新華視點丨努力完成全年經 ..
· 新華網視評|堅決打擊汛情 ..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詳細內容
 
華陰市的方山寺

華陰市的方山寺

嚴富余 微華陰 2017-12-12

                      

 

改造以前的正門

方山寺又名靈覺寺,在華陰市境內的西南角,敷水鎮桃園堡村西南,即方山峪口。背靠方山,北望渭水。寺前果木林立,青山綠水,春花秋實,鳥語花香,谷深優靜。單調的木魚聲迎來東方的日出,和諧的誦經聲送走西墜的晚霞,這里真是凈化心靈的好去處。

《華陰縣志》(1995版)載,“明正德元年(1506),至嘉靖元年(1522),歷經16年建成。”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華陰縣志》(1995版)又載:“今僅存方山寺,有上殿一座,兩廂房各三間,老尼3人,常住主持。”以后歷代均有修葺。

寺院內碑記,方山寺原址在方山峪內五里處,名曰靈斍(juè覺)寺。《華陰縣志》(1995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華洲(蓮花寺)大地震,死亡有名者83萬,無名者不計其數。垣屋盡傾。”這次地震,秦嶺山脈向北倒塌,黃河向北移動5里。震中在華縣蓮花寺,蓮花寺在靈斍寺西,相距不足5公里。據此推測,靈斍寺可能毀于此次地震中。

自建寺到寺毀,剛好50年(1506-1556)。方山峪內因地震后,寺院再也無法恢復。后來的僧人就將靈覺寺遷至峪口,寺建成后,僧人感覺原來的寺名不吉利,就將其改為“方山寺”。方山,即阻止南山倒塌,隱含逢兇化吉之意。

舊寺院布局設置較為簡單,上殿一座,東西兩廂房各三間,門樓一座,均為土木結構。幾經風雨,破漏不堪。寺后青山翠綠,寺前溪流淙淙、竹林濃郁。明萬歷十三年(1585)重修加固,此后又經過多次修葺,直至解放。

文革期間,寺院遭竊,佛像被毀,眾僧逃離還俗。僧去寺空,風雨剝離,寺內房屋陸續倒塌,僅存上殿三間,廂房二間。寺內財產暫由方山村管理使用。

改革開放后,居士們自籌資金修繕,恢復了曾經的容貌,并建造一些新房舍,供僧尼們食宿使用。僧尼們爭相傳頌,有了自己活動的場所,在華陰佛教界是一件大喜事。

近年來,寺內主持寬度師傅,四處奔走呼吁,贏得資金500多萬元,重新擴建、改造寺院。將原來的土木結構房屋,全部拆除,改造成磚混結構。殿堂布局設置符合寺院要求,廟宇建筑,新穎美觀,錯落有致。院落綠化靚麗,干凈整潔。寺院面貌,煥然一新。紅墻綠樹,爭相掩映,增添了方山寺的靈氣。

 

上殿是大雄寶殿,面闊三間,殿內供奉著五佛,兩側廂房各三間。前殿面闊三間,殿內供奉彌勒佛及四大天王,兩側各挎有三間耳房,殿前兩側廂房各三間,是客堂和接待室。前院內東西兩側有鐘鼓樓。西院配置有僧人、居士們的生活用房,廚房、飯堂、接待室等六間。

該寺院現有主持1人,僧人5人,居士600余人。西安乃至黃河三角區(渭南、三門峽、運城)的信徒們焚香敬佛,絡繹不絕。食宿方便,賓至如歸。

據寺內僧人講,方山寺附近原有一支軍隊駐扎,在一次戰爭期間,部隊奉命開赴前線,臨行時,當官的前去拜佛。換防回歸時,競無一人傷亡。其神氣之靈,概若此也。

作者簡介:

嚴富余1963年8月生,陜西華陰人,大專學歷。曾任華陰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華陰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現華陰市作家協會會員。愛好寫作,先后在《陜西宗教文化》《渭南日報》《華山風》等報刊發表散文、游記、故事等20余篇。出版作品有《華陰民俗》。

【作者: 】  【發表時間:2018/6/1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