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 青瓦土墻 溪水潺潺(走 ..
· 新年好消息!房貸利率又降 ..
·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 ..
詳細內容
 
【鄉愁】我的那根釣魚竿

【鄉愁】我的那根釣魚竿

 衛少東 微華陰 2016-10-02


朋友家承包了個魚池,為增加人氣,幾次邀請我去釣魚。我雖不擅長此道,但好意難卻,星期天便乘車前往。一到目的地,朋友便熱情的出來迎接,寒暄幾句后就即刻向魚池里撒了幾把魚餌,在靠近魚兒泛泡兒較多的岸邊撐起遮陽傘,架好支架,隨后遞給我一個長笛狀的,擰開后蓋兒便能根據需要自由伸縮的魚竿。拿著這根頗為高級的釣魚竿,我釣興全無,不知怎的卻想起了兒時自己制作的那跟釣魚竿。

           

 

華陽,它是華陰市唯一的一個山區小鎮,也是我記得童年時的老家,較為貧窮。去過那兒的城里人這樣形容她:沒舞廳,沒影院,露天廁所不方便;林木盛,山石遍(多),羊腸小道彎又彎;不經意,鞋跟斷,沒事誰愿來這山溝轉?鄉親們大多靠種莊稼為生,農閑時采山藥貼補家用。因為氣候的原因,老家只能種玉米、土豆等少數幾樣作物(種小麥產量較低,很少有人種)。要吃小麥只能乘車或走出大山,用土豆等來交換,因而心靈手巧的母親們便運用智慧,創造了很多種土豆、玉米的吃法—土豆饃饃、土豆疙瘩、土豆糍粑、玉米面魚魚、玉米面攪團……令吃過它的城里人,贊不絕口。我至今還對這些吃食還念念不忘。

林木茂盛,自然一年三季山果不斷,知名字的,不知名字的,如暮春的羊奶奶,初夏的櫻桃,仲夏的榛子,初秋的松子、核桃,仲秋的山杏、楊桃、尖尖、五味子、木瓜……不但能充饑,而且給采摘它的人,特別是孩子帶來無限的快樂,大多時候他們采摘山果不是為充饑,而是為了那一份自我獲取勞動果實的快樂。

有山,自然有水。有水,自然有魚。老家的那條河自大夫峪經羅夫河匯入渭河。兒時,那條河水清魚多,是孩子們的樂土。放學后,或是暑假里,孩子們便會拿起魚竿,在她的身邊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由于年齡小,我和同村的小亮、狗剩仨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幾個稍大一點兒的孩子身后,給他們當馬仔——挖蚯蚓(做魚餌用)或是端魚盆(瓶),期望他們大發慈悲之心,讓我們幾個摸摸那魚竿,體驗一下釣魚的樂趣。再怎么羨慕,他們也不肯讓我們仨摸他們的魚竿,總是給我們白眼。因為他們怕我們不小心將魚竿弄壞。不過,他們也并非很無情,每次釣完魚,我們仨都會有饋贈品——盡管只是一兩條在洗凈的瓦片或薄石片上烤焦的,灑著誘騙我們幾個從家里偷來的食鹽末兒的,不過一二寸長的小魚。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們所享受的是那種在一起釣魚、烤魚的樂趣,根本不在乎所分得的魚的多少。

那時候,他們的魚竿大多是一根木棍或細竹竿上綁一截縫衣線,線上掛一個大頭針做的魚鉤,最多再給魚鉤上端的線上纏幾小塊牙膏皮(便于魚鉤下沉)。稍高級一點的,便是在走街穿巷的貨郎擔那里買一根塑料(絲)做的帶有倒鉤(魚上鉤后不易脫)的魚線。在受了幾次白眼之后,我們三個決定自制一根魚竿。竿好辦,趁大人不注意,拿斧頭去山上砍一根筆直的,粗細長短合適的,沒有幾個枝節的木棍,截好,刮去皮,曬干,然后藏起來。魚線,也好辦,在裁縫鋪前撿拾些斷線連接起來,或是每人偷一截家里的縫衣線連接起來即可。魚鉤咋辦?那時,縫衣針可是家里縫衣服、納鞋墊的必需品,少一根是很容易被發現的!一個多星期過去了,魚鉤還沒有著落!!!終于有一天,在算計好父母下地暫時還不會回家的時候,我假裝肚子疼,向老師請假提前回家,偷了母親一根縫衣針,在煤油燈上(那時后,我們那兒還沒有通電,也很少有蠟燭,照明用煤油燈)燒紅,然后用母親納鞋底用的針線鉗子夾住,借助家門口的石凳折彎成魚鉤狀,因心里慌,加之彎魚鉤動作不熟練,還被燒紅的縫衣針尖燙傷了手。完事后,我顧不上受傷的手,匆匆收拾好“作案現場”,拿著魚鉤等在放學回家必經的路上等小亮、狗剩一起回家,以便向他們炫耀我的功勞,也用以向父母證明我沒有逃學。

竿,線,鉤,三部分有機結合,魚竿終于制作成功了!由于我的功勞最大,他兩一致決定魚竿歸我保管,萬歲!


不過,細心的母親還是發現她丟了一根縫衣針,也發現了我受傷的手。糟了,罪狀被揭穿了,證實了!我低下頭,不敢看母親。還好,母親急著拉我去鄰居家借燙傷藥涂抹受傷的手,并沒有太怎么責備我。事后,還讓父親將我做的魚鉤“美容”了一番。

后來離家求學,工作,早已不知將那根到魚竿扔到哪兒去了。現在老家也大變樣了,通了電,修了寬寬的柏油馬路,開發了山石資源,鄉親們的生活變富了,一切也都能跟得上“時代”了。不過,林木也不再那么茂盛了,山果也不再那么豐富了;河水也不再那么清澈了,魚兒也不再那么多了;即使有釣魚的孩子,也不再用那么“掉價”的魚竿了。


如果朋友再邀請我釣魚時,我一定給他講講我的那根釣魚竿的故事。人,不能遺忘過去!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 】  【發表時間:2018/6/1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