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見頁末
春晚一曲華陰老腔響徹大江南北,唱活了這個古老又悠揚的調調。而由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出品,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制作的音樂微電影《四季頌》6月份正式在陜西開機。此片正是由在央視春晚演出,包括張喜民在內的華陰老腔原班人馬出演,并邀請到西安季風廣告有限公司制作,再現老腔濃濃底蘊。

華陰老腔《四季頌》劇照
蒿草齊腰、古韻猶存的千年壑塬之上,那是華陰老腔藝人們平日里排演的地方。11個人組成的班子,早上十時許,老腔藝人們三三兩兩步上塬來,手里拿著家伙什,或是揣著鑼、竹板,或是提著月琴,拿著板胡,還有自家那各色不一的板凳和坐具。隨著主唱張喜民的吆喝聲,一時間,鑼鼓、月琴、二胡、梆子、喇叭、鈴鐺、木頭敲擊板凳的聲音,撲面砸來,讓人一時發蒙卻又快活兒極了。這便是華陰老腔,從遠古傳來的大地之音,悠揚豪邁,古樸久遠……

華陰老腔西安音樂廳錄制現場
本劇音樂由華陰老腔藝術團隊作曲,國網陜西電力公司華陰市電力公司岳廟供電所楊強作詞,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張喜民為代表的華陰老腔原創演奏。

四季頌拍攝現場
故事以華陰老腔原創歌曲作為鋪墊,通過愛情、電網建設、農村生活等幾條線索真實的表現出電力人人民在一年中勤勤懇懇的工作,陜西關中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

傳承——《四季頌》華陰老腔演出
當老鄉們傍晚蹲在戲臺子前嘶吼著這老腔之時,心中依舊記得是誰為他們照亮了這個黑暗的夜晚;當老鄉們使用著電氣化的水泵、磨盤之時,心中又怎會忘記是誰為他們創造了這么優良的條件;當暮色來臨時,他們亦知道點亮的那一盞明燈,是那些在烈日下身著工裝,頭戴安全帽,默默為人們揮灑汗水的電力人的艱苦成果。
華陰老腔《四季頌》劇照
電力人也是最可愛的人,在他們艱苦工作之時,從來不會忘記關心身邊的人,不論哪個村頭還是山間,不論是大爺大媽,還是青年或是小孩,不論貧困還是富裕,又有誰沒有受過電力人來自身邊的幫助?他們得到的不僅僅是電,而更是從陜西電網所帶去的希望與光明。
華陰老腔《四季頌》劇照
多少電力人心中充滿了激情與斗志,他們不單單用辛勤的汗水來描繪了這一幅幅的畫面,又更是在業余時用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來真實的表現著那一份恪守。
華陰老腔《四季頌》劇組合影
(正片)四季頌——華陰老腔吼國網
國網陜西電力公司 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