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8月6日,岳廟辦雙泉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代表將一面寫有"踏實工作贏民心 第一書記情最真"的錦旗送到華陰市文體廣電局,對該局派駐的第一書記王康同志用心履職、熱心為民的精神表達感激之情,“王康同志年齡小,但是擔當一點都不少,感謝你們單位給了我們一位好書記啊”。華陰老腔傳承基地---雙泉村共有貧困戶21戶68人,王康2017年4月份到村任職后,撲下身子,走巷串戶,深入調研走訪,與村兩委、包聯(lián)單位制定了詳細的脫貧計劃,并為每戶貧困戶制定了相應的脫貧措施,2017年底,雙泉村共脫貧8戶33人。
這不是文體廣電局收到的第一次感謝,在2017年,文廣局包聯(lián)的扶貧村(金巖村)村民楊嬋娥及董文學分別在村委會門口張貼了他們的感謝信,感謝包聯(lián)單位及包聯(lián)干部王明濤及楊花莉的幫扶。還有一些沒有言說的感謝,都轉化為一碗糍粑、一杯豆?jié){、一聲親昵的稱呼...
  
從2016年開始,華陰市文體廣電局圍繞精準脫貧工作大局,扎實推進文化扶貧工作。
一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市建成集圖書閱覽、文娛活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74個,全面完成全市114個村廣播“村村響”和電視“戶戶通”建設工作,同時農村建身器材、音響設備及網(wǎng)絡覆蓋率達到了100%。
二是開展文化扶貧惠民活動,新編排了扶貧快板《精準扶貧就是好》,脫貧攻堅迷胡小戲《致富花開》和《月照瓜園》,扶貧小品《搬遷》,微電影《厲害了·我的鄉(xiāng)親——邱亞利》,每年編排開展公共文化“一元劇場”惠民下鄉(xiāng)、“四進零距”進社區(qū)、脫貧攻堅“激發(fā)內生動力”等演出200余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300余場。
三是扎實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緊盯產業(yè)扶貧,幫助村集體成立金巖農作物種植合作社,投資40萬元開辦了扶貧產業(yè)金巖豆腐坊,投資30萬元開辦了扶貧第二產業(yè)“冷水魚養(yǎng)殖項目”,投資30余萬,積極實施苜牛養(yǎng)殖項目,金巖村已實現(xiàn)貧困戶產業(yè)全覆蓋,實現(xiàn)了變“輸血”為“造血”,增加了貧困戶經(jīng)濟收入。今年在幫扶村舉辦了“激發(fā)內生動力”精準扶貧演出兩場,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兩次,并修訂扶貧包聯(lián)村金巖村“村規(guī)民約”,評選“脫貧標桿”、“致富之星”和“道德模范”各一人。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文化扶貧,在細水長流中累積,最終將留下一支永遠也帶不走的工作隊。
(信息來源:王曉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