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郝雪莉) 6月3日,由華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華陰市文化館承辦的 “非遺保護 中國實踐”為主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展演活動在政府廣場舉辦。
華陰素鼓
華陰迷胡戲《張連賣布》
欣賞非遺展演,品味藝術魅力。當日,華陰老腔、華陰迷胡、華山戲法、華陰素鼓、橋營木偶戲、夫北撲蝶鑼鼓等非遺項目進行了精彩的表演;非遺項目華陰陳氏老腔皮影雕刻技藝、華山瓦硯、八一(長敖)粉條、華陽豆腐等帶來了精美展品,代表性傳承人親自上陣,與群眾互動交流,上千名觀眾在現場零距離感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還對華陰市的27項非遺項目的簡介展板進行了集中展示,發放“非遺保護”“文物保護”宣傳資料500余份。同時,我市將“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與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相結合,組織華陰老腔、華陰迷胡演出團隊先后走進城關小學、衛峪中心小學、太華辦中心小學,進行現場教學。還成立了文化遺產宣講小分隊,開展了“文化遺產,薪火相傳”進校園活動。
華陰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
橋營木偶戲
華山紅拳
夫北撲蝶鑼鼓
傳承文化根脈,多彩非遺惠民。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展演活動,貫徹落實了非遺法、文物法,展示了華陰非遺魅力,讓非遺回歸生活,使我市廣大群眾體驗其中的快樂,享受非遺紅利。
我市共有各級非遺保護項目27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9人,全市境內共有文物點240余處,其中中國、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