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视频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韩麻豆91|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91.com在线|久久一精品

  您好,歡迎光臨《絲路情韻》網, 網址:www.jslybf.com; www.siluqingyun.cn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網站首頁    絲路要聞    魅力西部    國外風情    絲路在線    絲路頭條   多彩渭南    法制之窗    反腐打黑    絲路論壇    軍事瞭望    公益慈善    秦聲秦韻    東盟在線
光影華山    今日華山    人文華山    山水華陰     驢友在線    文化在線    紅樹林影視   財富人生    企業家風彩    景點推介    旅游世界    軍旅在線    杏林風景    農業科技
西部公安    西部檢察    西部法院    資源與環保   歷史名勝    歷史典故    傳奇故事    歷史名人    藝術精品    社會萬象    旅游文化    傳統工藝    奇石根雕   民間藝術
華陰政法      攝影家      風光攝影      人物攝影     書畫長廊    名人書畫      綜藝在線      小說       散文       詩歌       劇本      雜文隨筆      紀實文學    生活百科
 
   □ 絲路在線
· 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 ..
· 新華視點丨努力完成全年經 ..
· 新華網視評|堅決打擊汛情 ..
· 習近平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 ..
· 全球瞭望丨阿曼媒體:美軍 ..
· 人民觀察 | 三個關鍵詞 ..
· 金秋時節處處好“豐”景 ..
· 陜西渭南一公交女司機暴雨 ..
· 網信部門公開曝光第四批涉 ..
· 第四屆消博會丨創新消費融 ..
詳細內容
 
楊磊:王道一村的駐村記憶

 

【第一書記扶貧手記連載⑱】楊磊:王道一村的駐村記憶

陜西先鋒 今天


  由陜西省委組織部、省作協聯合策劃,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主編的《第一書記扶貧手記》發行以來,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書收錄了脫貧攻堅一線29位“第一書記”的文章,他們以文字為鏡頭,直面貧窮的真相,記錄鄉村發展變遷和一線工作的真實感受,為鄉村振興提供來自基層的思考。今天帶來第十八期《楊磊:王道一村的駐村記憶》。


  

楊 磊  

現任華陰市羅敷鎮副鎮長。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華山鎮王道一村任第一書記,2017年4月至今在羅敷鎮金巖村任第一書記


 2015年6月底,我只記得是個星期一,早上8點半,局長把我叫到了辦公室,神色嚴肅地跟我說:“現在市上正在選派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任職時間一至三年,局里考慮再三決定派你去,如果你沒有意見,就上報組織部了。”當時我呆若木雞,腦子閃現出很多問號:什么是第一書記?為什么要去農村工作?我到了農村能干啥,該干啥?為什么是我?······

 王道一村離鎮政府大概有4公里,是包村干部張永強騎著摩托帶我去村里上任的。到了村里,我們沒有去村委會,直接去了村主任家。我還沒開口問,他就說村委會沒人,村主任在家辦公。

 村主任家房子很是闊氣,門前的白瓷片一貼到頂,20多米跨度的宅基在農村很少見。天氣很熱,村里的巷道沒有什么人,但樹上的知了叫得讓人甚是心煩。

 我和包村干部用力推開村主任家厚重且有質感的大紅鐵門,但剛一進來我就頭皮發麻,嚇得只想往包村干部身后躲,一條肥大且皮毛光滑的狼狗蹲坐在地上,離我們3米多遠,兩只耳朵豎得筆直,眼睛直盯著我和包村干部。狼狗沒有叫,也沒有撲過來,但我當時真的很害怕。

包村干部看著我,笑道:“孟主任的狼狗很聽話,不會咬人,害怕啥?”

 “不怕不怕。”我嘴說著不怕但心里嘀咕著:“狗我確實不太害怕,害怕的是狗沒拴。”

 我和包村干部進來后,孟主任很自然地招呼我們坐下。我們表明了來意,他不緊不慢地說:“是這,以后沒事你和我一起去釣魚,村里有事叫你,沒事你就不用來了。”他一邊說,一邊用熱水燙著茶杯。

 “孟主任,我的意思你看能否把村干部召集起來開個會,認識一下,順便再說一下我的駐村職責和工作。”我的語氣有些重。

 “哦,那也行,不過現在算了,支書和其他村干部可能都不在,要不你晚上8點半來,村干部應該都回來了。”孟主任表情嚴肅地回答。

 晚上8點我就到村里了,但開會已經快10點了。會是在孟主任家里辦公室開的,參會的除了孟主任只有支書和會計。會很短,只開了10分鐘左右,村干部說不行喝點啤酒再回去吧,我說我回去要開車,改天吧。夏天的夜里明顯能感到一絲涼爽,我的心里也很涼。

 




 立 足


 2015年7月17日,星期五。和往常一樣,我早上7點鐘就習慣性地起床了。洗漱完畢后,開著我的藍色“丐版”小晶銳去村里上班了。

 已經8點半了,村委會沒人。一把“大將軍”守在門上,外墻上面全是灰,墻角還有密密麻麻的蜘蛛網,透過窗子能看見里面的辦公桌椅,桌子上面放著幾張報紙,滿是浮灰的椅子上還有兩個碩大的腳印,地板上有些零散的紙張和垃圾,但均塵封已久。

 撥通了孟主任的電話,傳來睡意蒙眬的聲音:“昨晚睡得晚,你等等,我起來了就來。”沒辦法,等吧,可是我坐哪啊?坐車里吧,熱!開空調吧,費油!還是在村里轉轉吧。

 王道一村委會在全村的正中央。據村民講,王道一村有5個村民小組,1700多口人,全村以孟姓和嚴姓居多,人均耕地不足1畝,農業收入主要靠小麥和玉米,青壯勞力大部分在外務工。村部的周圍有10多條巷道,但卻有6條沒有硬化。

 我在村里的小賣部買了瓶水,坐在小賣部門口的臺階上準備小歇片刻,急促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已經快11點了,孟主任讓我去他家中,我也感覺T恤有些粘背了,去孟主任家吹吹空調吧。

 “來來來,熱不熱?你早上來得太早,都沒起來呢,以后別來這么早,有啥事你打電話就行。”孟主任說話時剛洗完臉的樣子很明顯。

 看著孟主任的光頭和啤酒肚,我腦子里突然有一個之前根本沒有準備過的念頭。我很客氣而且諂笑著說:“你還沒吃飯呢吧?要不別吃了,你叫上支書、監委會主任和其他村干部,我請大家吃飯如何?”

 孟主任聽完愣了愣,隨口說:“楊磊,你沒啥事吧?有啥事你就說,吃啥飯啊,以后大家多來往,都是朋友。”

 我嬉皮笑臉地回答:“真的沒事,就想和咱村干部聚聚。我也剛來,大部分村干部都沒見過,就是吃飯聯絡一下感情,以后還得在一起共事,人熟了好干事。”

 孟主任停了許久沒出聲,最后還是把大部分村干部都叫上了,選了個不太高檔的飯店,不知道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還是想給我省錢。我把包村干部張永強也叫來了。席間,孟主任帶著醉意給我說的那番話是我請這頓飯最想聽到的:“楊磊,我知道上面派你來是來監督我們的,以后咱就是兄弟了,有什么事情你盡管說,我也知道你是來鍍金的,說不上啥時候就走了,村里的事情咱們看著弄,相互支持,出格的事情咱保證不干,共同把村里的事情弄得美美的······”



 修 路


 記得8月初的一天下午,孟主任急忙走進村部,見我劈頭就問:“楊磊,我剛從縣城回來,聽說交通局有個什么村村通項目,給農村修路,你看咱王道一能弄不?”

 我笑了笑說:“孟主任,別急,我之前已經去過交通局了,我有個同學在那兒。咱村不是還有6條巷道沒有硬化嘛,咱倆抽空再去趟交通局,找找姜局長。”

 孟主任聽完后說:“要是能行,我意思把咱的通村路再拓寬些,現在的路面會個車都成問題······”

 項目實施得很快,從我們跑項目到完工僅僅用了40多天。施工順利有序,中間只出現了一點小插曲,但我認為也是這點小插曲促進了整個工程快速順利進行。那是在初期巷道路基修繕的時候,那天天氣還是很熱,早上11點左右,監委會主任孟華昌急火火地跑到村委會,氣急敗壞地跟孟主任說:“衛平,這路基我看修不成了。路基放線后,牽扯很多人家的門口臺階,要讓路寬達標,這些臺階必須砸掉,群眾都不讓砸。我跟幾家都說了,咱修是公益項目,讓大家都配合一下,但是不頂用,一家都砸不下去。”

 孟主任皺了皺眉,撓撓頭問:“牽扯多少家?”

 “大概20多家吧,其中還有你二大(二叔)。你也知道,你二大很難纏。”華昌掃興地說。

孟主任聽完后沒有出聲,順手從桌上的煙盒里摸出一根煙點上,猛地吸了兩口。我在一旁能清楚地看到孟主任無奈的表情,插話說:“孟主任,你也知道,修路是咱村的大事,工作要是做不下去,咱前期的路基就白修了。”

 孟主任看看我說:“你不知道,牽扯這么多群眾,還有我二大,很難弄。”

 我說:“再難弄也得弄,你二大的工作還得先做。要不咱倆現在就去你二大家,給說說,總歸是你二大,他不能從家里把你趕出來吧!”

 孟主任面露難色,我攀著他肩膀拽著他笑著說:“你二大,你不去誰去,再難也得去。”

 在孟主任二大家待了兩個多小時,中午飯還是在他家吃的,孟主任二大的工作最終做通了。孟主任當著全村群眾的面,親自掄錘砸了他二大門口的臺階······

 




精 準 識 別


一場秋風一場涼,不經意間我已經從短袖換上了外套。11月底的一天,我早上從鎮上開會回來,帶了下發的一疊文件,其中有一份是王道一村貧困戶花名冊。

 下午1點左右,孟主任、支書、監委會主任、會計和我開了個五人小組會議。“咱們村現有貧困戶175戶688人,這個數字真的把我嚇了一跳!咱們村有沒有這么多貧困戶,全村總共不到400戶人,接近一半都是貧困戶?”我說的過程中雖然語氣重,但臉上是掛著笑的。

 孟主任聽完后接茬說:“我和支書是今年剛換屆的,上任后就是這么多貧困戶,估計是當初為了申報貧困村,怕貧困人口不夠,所以報得多,都是上屆干的事情,我也不知道。”

 我緊接著說:“那咱就按照文件上的要求,把這175戶齊齊走一下,對不符合條件的和家庭情況觸線的可以按照程序清除,重新上報。我意思咱們得商量著弄一批出去······”

 我還沒說完,孟主任就迫不及待地說:“跑啥啊,村里就這么多人,哪家我不認識,哪家屋里我不知道情況?!他屋里誰在哪兒上班,誰一年能掙多少錢我大概都知道,咱就拿著表光勾就行。”

 看著孟主任不耐煩的樣子,我解釋說:“還是跑跑吧,一來我也能和這些群眾都認識下,二來咱不去也不符合程序啊······”

 孟主任沒有跟我一起入戶,大部分貧困戶是監委會主任和會計領我去的。在有些貧困戶家里我停留的時間很短,因為他們的上線情況很明顯;個別的我站在門口就知道他們家不符合條件,因為一貼到頂的白瓷片和門口停放的轎車“出賣”了他們。

 貧困戶剔除的擬定名單出來后,我非常認真地核對后拿給孟主任看。那天孟主任看了名單很明顯急躁了:“楊磊,我覺得這個名單不行,是不是清得太多了?還有一些,你了解清楚了沒,屋里的情況你弄清了沒?”

 看著他,我很嚴肅地說:“孟主任,名單上的貧困戶都是我和村干部去過家里的,家里的情況都是了解核實過的,是不是符合條件我想都經得起考驗。至于你說的這個名單不行,是哪里不行,還是上面的貧困戶名字錯了,還是我從中弄虛作假了?”

 孟主任的急躁表情加重了,甚至有些憤怒地說:“我說不行就不行,咱拿這個名單讓村干部議一下,支書肯定也不行······”

 那天我和孟主任鬧得很不愉快。我當時估計可能是自己和主任溝通的方式有問題。之后我把名單讓支書、監委會主任、會計、婦女主任都看了,大家都沒有說什么,都是看完笑了笑。

 自駐村以來,我第一次感覺到有一種被捉弄、被諷刺的感覺,甚至還有強烈的羞辱感。最后還是支書一句話點醒了我:“王道一村大部分貧困戶都姓孟······”

 這一晚我失眠了,腦子里全是孟主任的表情和村干部的笑聲,心里很窩火,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孟主任太不給我面子了。我在王道一村沒少下苦,說到底我還是村里的第一書記,是市上派來的,太不給我面子了,我是不是應該跟鎮上反映反映?是不是應該跟支書私下溝通溝通,強行下茬剔除?是不是應該開個會,把孟主任這種對待精準扶貧的態度通報下?······一連串的“應該”縈繞在我的腦子里,突然想起了一個在鄉鎮工作的朋友說過的一句話,我做了一個別樣的決定。

 第二天一早,我沒有直接去村里,也沒有去單位,而是去超市買了一箱特侖蘇牛奶和一把香蕉,先去了孟主任家。孟主任看了看我,從兜里掏出煙來,發了一支給我,一邊給我點煙一邊說:“來啥呢嗎,老母親就是感冒,這兩天都快好了。”

 “你看你說的,你母親病了,我應該來看望一下,都是弟兄們,你還跟我見外。”說這句話時我臉上微微發燙。

 從孟主任家出來,我和孟主任一起去村委會。去的路上,孟主任低聲給我說:“在村委會人多,有些話我不方便給你說。就說這個貧困戶剔除的事情,你給我看的單子上的人數太多了,不是我不愿意剔除,都是鄰里鄰居的,你把誰弄出去了,誰心里都不高興,弄到最后都是我的難過,還得得罪這么多人······”

 沒等孟主任說完我緊接著說:“我知道你的難處,你只是磨不開面子。要不這個白臉我來唱,咱把初選名單拿到會上,讓大家來評判。牽扯哪個村干部的利益我來說,這些貧困戶的家里我都去過,哪家好,哪家差,我基本都能說上來。”

 孟主任撓了撓頭,表現出一副極不情愿的樣子,說:“你這名單里其實有好多都是村干部的親屬和朋友,我要是把這些人都弄出去,其他人怎么看我?我也剛當上村主任,總不能把人都得罪了,以后村里的事情怎么干啊!”

 我隨即又說:“我相信,如果你能先帶頭剔除你的朋友,其他人我覺得不會說什么,就像你砸你二大的臺階一樣······”

孟主任默許了,但是強調了一句話:“也只能這樣了,但我覺得不要剔除得太多。”

 王道一村貧困戶篩選甄別工作按照我的預想基本實現,再回想我那位鄉鎮工作的朋友說的那句話,我真的覺得很正確。如果我要是硬憋著氣和村干部對著干,怕是也沒有現在的結果,那句話也再次得到了驗證和實踐:“在農村工作,最不值錢的就是面子。”

 




 愛 心


 精準扶貧,“扶”是關鍵,再好的機制,再好的政策都需要落實。29歲的大學生嚴衛軍一直想發展大棚蔬菜,為了打破王道一村原有的傳統農作物種植格局,發揮高效農作物的示范引導效應,我幫助他建起了9個蔬菜大棚;村里的貧困戶孟選臣有養豬的經驗,我幫助他聯系了5萬元貼息貸款,擴大養殖規模,從原有的7頭發展到30多頭;貧困戶孟玉昌是種蔥的好手,在幫助聯系貼息貸款的基礎上,我和村干部幫助他流轉土地9畝,把種蔥的規模擴大到11畝;針對貧困戶中的閑散勞力,我通過朋友介紹13名貧困戶到西安雪花啤酒廠務工······

 正當我為扶貧工作東奔西走、忙得不亦樂乎時,村里的貧困戶李平選家里出事了。

 那天我正在村委會打印資料,支書慌忙地進了門,見了我就說:“楊磊,我得跟你說個事情,李平選家里出事了,聽說他兒子李杰得了壞病了,好像還很嚴重······”  

 “走,叫上孟主任咱一起去看看。”說著我就和支書出門了。路上,支書一邊給孟主任打電話,一邊和我講李杰的家庭情況和病情。

 李平選的獨子李杰今年30歲,結婚剛三年,他和60多歲的父母僅靠一畝多地和打零工維持生活。4月的一天,在外打零工的李杰突然回到家中,流著眼淚告訴父母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噩耗,在一次醫院檢查中他被查出患有嚴重的白血病。父母聞訊后頓時失聲大哭,看著李杰掉落的頭發無所適從,全家的生活被一記驚雷砸得七零八亂。

 到了李杰家后,看到李杰一個人坐在床邊默不作聲,頭發已經所剩無幾,房間內非常糟亂,結婚的照片掛在床頭,兩歲的兒子繞膝攀附著父親牙牙學語。此情此景,我的鼻子突然很是酸楚,眼淚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我試著把眼淚擦干,但又很快淚若雨下。我急忙走出房間,背過身去極力平復自己的心情和狀態,但內心根本無法平靜。就在我站在房間門口揉眉止淚的時候,我聽見李杰的母親突然哭了起來,她一邊哭一邊跟支書說:“娃這都回來幾天了,成天就鉆到屋里不出去,吃飯也不行,孫子這才兩歲,我這可咋辦啊······”說完后,她的哭聲更大了。

 從李杰家里出來,我當天召開會議,號召全村黨員干部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并帶頭為李杰捐款。全村群眾捐款熱情高漲,僅一天時間就為李杰籌集了6800余元。另外,我還利用電視臺、“微華陰”等宣傳媒體,為李杰募集治療資金2萬余元。

 李杰是三個月后去世的,我知道我們所做的無法扭轉現狀,但這件事一定得做。

 步入寒冬,貧困戶的衣食冷暖一直是大家關心的事情。經與各方協商,根據家庭實際情況,我們為全村48戶貧困戶采購必要的過冬生活物資:嚴小平家取暖成問題,我們就為他送去了采暖爐和煤餅;孟華平因病臥床長期用藥,我們就為他送去了在藥店現金辦理的藥卡;孟歡石因腿腳不便,平時采購糧食都是鄰居幫忙,我們就為他送去了大米、面粉、食用油和各類調味品······

 慰問完貧困戶,回到村部辦公室,我琢磨著,今年的工作也該好好盤點、總結下了。落筆間隙,不經意抬起頭,發現窗外鉛云密布的天空已下起了雪,很大。鵝毛般的雪花,玉一樣純,銀一樣白,紛紛揚揚,從天而降,親吻著久別的大地。雪花灑脫快樂地飄落,投入大地的懷抱,不給世界帶來任何聲音······

 

 



【作者: 】  【發表時間:2019/7/17】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和諧陜西網 銅川慈善協會 渭南文物旅游網 環球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國際日報 中國檢察網 中國法院網
人民日報 新華網 央視網 中國公安 中國文物信息網 太華索道 陜西 西部法制報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08634號-1       投稿信箱:2569427969@qq.com 

地址:中國·咸陽        電話:131-5212-8066       傳真:029-33765110

您是第 位客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內容未經本網站及作者本人許可,不得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等,違者本網站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網站所用文字圖片均來自作者投稿和公共網站,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但作者發現后可告知認領,我們仍會及時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如未及時聯系本站,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