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歲的王會軍是華陰新聞戰線的一個老兵,他從事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工作20年來,足跡留在華陰的各個角落,采訪人數以萬計。在每一個特殊的時刻,每一個艱險的地方,都有王會軍的身影。
王會軍的女兒王成佳今年21歲,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也愛上了新聞宣傳工作,加入到華陰電視臺(融媒體中心)這個隊伍之中。不久前,剛結束陜西省“兩會”采訪報道回家的王成佳,正準備好好放松休息一下,突然接到疫情防控宣傳的任務,于是馬上放下手中行李,拎起攝像機第一時間和父親一起投入到“戰區”一線采訪中。父女兵并肩戰斗,工作緊密配合。
為了把黨和政府防疫防控決策第一時間傳進千家萬戶,釆寫更多抗疫一線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大小王”根據戰“疫”變化,不時轉移“陣地”,社區鄉村、醫療一線、防疫卡點,到處都有他們兩人戰斗的身影。
華陰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秦海燕介紹說,《華陰:大喇叭發揮大作用》這條節目在中、省、市各級媒體都播發了,為各地借鑒和推廣防疫宣傳經驗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也得到了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牛一兵等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這條新聞節目就是記者王會軍、王成佳在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采訪拍攝的。在這個歡慶春節和抗擊疫情的非常時刻,他們父女倆肩扛攝像機拍攝采訪,也體現了大小王的愛崗敬業精神。
作為一線新聞工作者,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由于處于非常時期,有時到偏遠地方到農村等一線采訪“吃飯”變成了一個大問題。在采訪中餓了,大小王就吃口隨身攜帶的干糧繼續拍攝畫面進行采訪;氐絾挝缓,他們回放錄音、趕寫稿件、編輯畫面。困了,就在辦公室倒一會兒,一連串工作時常讓他們廢寢忘食。
王成佳說:“我們外出采訪的時間和次數越多,采播宣傳的內容就越多,群眾就可以足不出戶的了解掌握防疫防控知識以及黨和政府的抗疫決策部署和我市干部群眾的抗疫好做法!
為了擴大宣傳效果,父女兵和同事一道將審核后的新聞稿件,通過電視、手機、網絡、報紙等傳媒平臺迅速刊播轉發。截止目前,父女兵在中、省、市各級媒體就防疫防控發稿或轉發稿件超過100多條次,《大喇叭發揮大作用》《嚴防死守、確!皟敉痢薄 《嚴把關卡點 構筑防疫墻》 《華陰版“小湯山”開工》等稿件聚焦一線接地氣鼓士氣,為凝神聚力、眾志成城打贏防疫防控戰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
王會軍說:“工作中,有時感到很累,同事也勸我休息一下,但我認為:記者就是一名戰士,抗疫情阻擊戰已全面打響,作為一名戰士,我不能停歇,也絕不后退!
2月9日,華陰剪紙藝人張淑珍看到記者“大小王”釆訪防疫人員的照片后,利用剪紙形式表達對一線新聞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