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理念突出山下留客。以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以構建“一核一軸三帶一環線”的旅游產業格局為目標,按照“以華山為龍頭,做好山下留客文章”的思路,用全域旅游理念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城市建設、農業產業、鄉村振興、工業經濟、交通發展、招商引資等經濟社會重點工作。以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將武俠文化、老腔文化、民俗文化、楊氏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作為涉旅項目策劃包裝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要素來體現,為旅游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和靈魂。


項目建設突出四大重點。在城區東部,規劃實施西岳廟和仿古一條街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建設集武俠文化展示、民俗文化體驗、老腔演藝、餐飲小吃、精品民宿、紀念品銷售、夜間消費、旅游咨詢服務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打造傳統文化旅游展示區。在城區西部,全面建成“一河兩岸”,發展夜游經濟,有序建設沿河生態觀光帶和匯聚影院、咖啡、酒吧、動漫、演藝、旅游商品消費集聚區,打造連接華山景區和城區的現代文化旅游展示區。在城區北部,加快建設文化體育運動中心項目,打響“華山論劍”知名文化名牌,實現體育賽事、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完成310國道華陰段改線工程,拉大旅游產業發展整體框架,建設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動力軸。在城區南部,重點做好310國道景區段旅游專線綜合提升工程,加快推進華山國際文旅康養示范區一期、古柏行、醫療養生中心等涉旅項目,為“山下留客”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

城市發展突出精細管理。堅持把城區當景區來建設。加快推進城區棚戶區改造和華城路東段、楊震路南延等城市斷頭路打通等重點項目,同步實施綠化、亮化、文化提升工程。充分挖掘城區閑散和閑置用地,建設更多的公園綠地、休息廣場、文化景觀以及停車場。不斷優化城市發展結構和商業規劃布局,引導建設餐飲、購物、娛樂等消費聚集區。提升旅游標準化服務水平。對標按照國家標準,高標準實施全市旅游標識系統綜合提升工程,補充完善主要路段和交通節點以及景區、交通和旅游導覽標識。全力推進“智慧華陰”建設。盡快啟動實施華陰智慧旅游平臺二期建設,進一步完善數據中心、智慧旅游指揮中心、應急中心、銷售平臺及暢游華陰微信公眾平臺等功能,實現我市旅游服務、管理、營銷、體驗的智能化。

旅游服務突出提質升檔。強化配套服務建設。在文化體育運動中心配套建設自駕房車露營基地及生態停車場;力促華山客棧俠文化主題酒店、蓮花山莊等高檔酒店提檔升級,大力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精品民宿;將二級汽車客運站和華山北站廣場統一規劃,高標準建設集咨詢服務、游客集散、智慧旅游、綜合執法為一體的大華山旅游集散基地。加強旅游酒店規范化管理。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和采取外出觀摩、逐店品評的方法,組織全市星級賓館酒店經理、廚師長,到先進地區觀摩學習;定期開展旅游服務人員培訓、“十佳導游”評選活動,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優化旅游服務市場。不斷發揮“1+3”旅游執法機構聯動作用,建立常態化旅游執法聯動機制,努力營造安全、舒適、優質的旅游市場環境;扎實開展旅游志愿服務“小紅帽”活動,不斷擦亮華陰華山文明旅游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