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石超奇 】近年來,華陰市將產業扶貧作為精準脫貧的治本之策,通過實施產業培育、金融扶持、技術培訓等措施,實現了全市114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全覆蓋。
科學布局產業區域。該市堅持“依托自然稟賦,特色化培育,規模化發展”思路,基本形成四大區域產業板塊。東部塬區及南部沿山區形成了以花椒、核桃、香椿等為主的經濟林和菊花、紅薯、菌類種植為主的林下經濟產業板塊;中部平川區形成了以設施果蔬、獼猴桃、草莓、蒲公英、蓮藕、中藥材、苗木花卉等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板塊;北部庫區形成了萬畝良種繁育、紅提葡萄、甜柿子、圣女果、西瓜等為主的時令水果產業板塊。
特色主導產業向好發展。該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建基地、擴規模為目標,大力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產業示范推廣,大力推進日光溫室、設施大棚、甜柿子、香菊、紅提葡萄五類優勢產業發展,以點帶面示范引導牛蒡、丹參中藥材和蒲公英新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新增設施農業97棚,設施農業累計發展到1170棚,果業累計發展30200畝,培植香菊2000余畝,丹參等中藥材發展1200余畝,蒲公英669畝,建成百畝以上集中連片優質水果基地10個,建成規模以上設施基地15個。
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迅速。該市圍繞“主導產業提檔次,優勢產業創品牌”的發展思路,依托全域旅游創建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和休閑農業發展,華陰市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累計38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1個。小寨油菜花海、馮池菊花、北洛紅提、北洛甜柿、蔥興香椿、萬畝荷塘等一批農耕體驗示范點已經成型。同時,該縣還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
金融支持成效明顯。該市通過政府增信模式,撬動信貸資金,助力產業發展。發放農業經營主體扶持貸款4895萬元。發放產業脫貧貸款3115萬元,帶動623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戶均年增收3100元;發放企業托管貧困戶貸款8725萬元,幫扶1745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戶均年增收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