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梁曉蔚 楊 柳)今年入汛以來,華陰市各級黨組織、領導干部、廣大黨員聞“汛”而動,敢打頭陣,主動擔當,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轉化為防汛救災的強大政治優勢,構筑汛期銅墻鐵壁,為群眾生命財產織密安全防護網,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超前部署,打好防汛主動仗。華陰市建立市級領導包支流、鎮(辦)包轄區、部門包河段的防汛責任制,并與市鎮村三級河長制有機結合,推行“市級河長一季兩督查、鎮級河長一月一檢查、村級河長一周一巡查”的“三個一”機制。圍繞河道堤防隱患、撤離安置、隊伍建設、河道清障等重點工作,開展多輪次排查,整治隱患580余處。提前開展“應急技能大比武”和實戰演練10場次,參演人員750余人,應急處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科學測防,組建防汛聯動體系。華陰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水務局黨委、自然資源局黨委、氣象局黨支部、融媒體中心黨支部等黨組織加強橫向溝通,強化會商研判,密切跟蹤天氣和水情變化,共發布暴雨、雷電、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97次,地質災害預警48次,渭河洪水災害預警7次。同時,加強預報預警網絡建設,利用工作群、政府內網、農村大喇叭、華陰微視等形式,建立上下貫通,縱向到戶的信息發布體系,汛期發布各類信息萬余條。
黨員先行,織密防汛安全網。華陰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發揮“兩個作用”,組成68個“黨員突擊隊”,1300余名黨員亮明身份,按照“包戶”“盯人”的要求,重點做好山洪災害易發區、降雨重疊區群眾轉移避險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汛期共計撤離安置群眾1787戶次798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