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5日,華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鮑明俠,發改局副局長馬龍做客《環境熱線》,就華陰市政府2025年重點工作及民生方面的話題與聽眾進行交流。
2025年工作總體要求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入實施“文旅立市、產業強市、生態美市”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際山水旅游名市、與華相宜人文福地”,圓滿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華陰新篇章。
2025年重點工作
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大力實施“山下留客、工業突圍、城市提升、鄉村振興”四大行動,篤行實干、克難攻堅,全力抓好12項具體任務。
一是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二是年內落地重大文旅項目不少于1個。三是扎實開展月度攻堅行動。四是力爭園區標準化廠房達到10萬平方米。五是招引產值5億元以上的企業不少于1個。六是支持醫藥企業擴能蝶變。七是加快推進城市引水排水工程建設。八是規劃建設1個城市商業綜合體。九是改造提升華山景區旅游道路。十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十一是打造10個“千萬工程”農文旅融合示范村。十二是打造一批“與華相宜”農業產品。
2025年十件惠民實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在廣泛征集、前期會商、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結合華陰實際需要,并經華陰市第十九屆四次人代會議票決,確定了十件2025年惠民實事。
一是建設華山集中供水工程
二是完成2025年電網改造項目
三是建成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二期改造項目
四是物業管理達標創建行動。
五是完成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改造
六是華山景區旅游道路沿線供熱建設項目
七是完成2025年“保回遷”項目
八是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項目
九是打造華陰品牌文體賽事活動
十是新增充電樁150個以上
完善和保障民生工作
一是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嚴格落實各類穩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啟動建設公共實訓基地,用好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平臺,積極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持續激發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活力,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力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23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萬人以上。同時,嚴厲打擊和懲治惡意欠薪行為,全力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二是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全面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等政策,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重點突出“一老一小”,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和托育服務業,健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動敬老設施改造提升。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不斷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大病保險覆蓋面。深化殯葬領域專項整治,不斷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扎實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切實保障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三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培養,加快建設第六幼兒園、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公寓樓,改造提升岳廟高中、華山中學,改擴建特殊教育學校,全力爭創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市。深化健康華陰建設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緊密型縣域醫聯體建設成果,加強市人民醫院基礎設施及醫療設備供給,推動市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同時,加強非遺傳承和歷史文物保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優化文體場地和設施供給,舉辦文化惠民演出100場次以上。
發展的問題和短板
最現實的壓力:重點稅源增收乏力,新的稅收增長點不多,重點領域、重點工作資金需求點多量大,財政“三保”任務日益艱巨。
最突出的短板:經濟總量依然偏小,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園區支撐不夠有力,鄉村振興任務繁重,生態保護任重道遠,公共服務供給還不均衡。
最根本的考驗:部分干部思想觀念不夠解放,進取意識、專業能力、工作作風還需磨礪。對此,將直面問題,采取務實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和改進,努力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對此,有八方面具體措施:一是堅持項目引領,增強發展動能。二是堅持文旅融合,壯大首位產業。三是堅持量質齊升,建鏈延鏈補鏈。四是堅持強村富民,加快鄉村振興。五是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深化改革。六是堅持建管并重,提升功能品質。七是堅持綠色低碳,厚植生態底蘊。八是堅持源頭治理,維護大局穩定。
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是在項目建設上,主動爭取中央預算內、地方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機遇,及時報送、全力爭取,積極做實做好前期工作,謀劃好重點項目,不斷提升項目契合度、轉化率、成熟度。聚焦79個重點建設項目,強化要素保障,嚴格執行專班推進、全程調度,確保9月底前所有項目開工建設。科學謀劃“十五·五”規劃,加強各項規劃銜接,確定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時體現自身特色、發揮比較優勢。
二是在工業經濟上,扎實開展入企問需活動,“一企一策”解決困難問題,穩定骨干企業產值,支持匯海亞森、可林樂穩產拓銷,力促博華制藥、錦前程等醫藥企業擴產提升,實時跟蹤擬入庫企業生產運營情況,加強培育、深入挖潛。以羅敷工業園區為承載,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集群輻射能力強的鏈主企業,促進更多優勢產業聚集發展。
三是在消費活力上,緊盯暑期消費旺季,高質量策劃各類節慶促銷、展銷活動,緊抓添活力、促開放、穩經濟“五個一”活動(一月一賽事、一月一演出、一月一班列、一月一招商、一季一美食推介),全力激發市場活力。扶持一批營業收入高、稅收貢獻大、就業人數多的重點企業,培育一批發展前景好、成長性快的服務業企業,全力打造服務業發展新動能。
四是在安全生產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領域風險,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做實做細防汛備汛工作,持續抓好森林防滅火、燃氣、城市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建設工程、食品藥品等領域安全,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確保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