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08:01 來源:京華時報
據新華社電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3-2020年)》,提出對365個水質較好湖泊進行保護。水質較好的湖泊將劃分為5個自然分布區域進行保護,即東北湖區、東部湖區、云貴湖區、蒙新湖區和青藏湖區。
專家認為,此舉折射出國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調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優。此舉有利于扭轉過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視、越能得到國家財政支持的“逆政策效應”,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個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規劃明確,將優先選擇水質較好、重要飲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湖泊。
>>現狀
我國大型淡水湖逾半數污染
《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國控重點湖泊中,水質為污染級的占39.3%。31個大型淡水湖泊中,17個為中度污染或輕度污染,白洋淀、陽澄湖、鄱陽湖、洞庭湖、鏡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質重度污染。
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積縮減,“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和“氣蒸云夢澤”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縮小,“水情即省情”的湖北湖泊面積銳減、濕地萎縮。
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副司長陳明說:“全國年用水總量近6200億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億立方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尖銳。”從事環境法研究30多年的湖北經濟學院院長呂忠梅指出:“霧霾被稱作國家的‘心肺之患’,而水安全問題正在構成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據新華社電 |